華夏康復網
您當前的位置:華夏腫瘤康復網 >> 康復指南 >> 心理康復 >> 患癌后情緒不好?這幾個“心理療法”你可能需要

患癌后情緒不好?這幾個“心理療法”你可能需要

來源:華夏腫瘤康復網發布時間:2020/2/3 22:48:15
  腫瘤康復期,是指經過手術、化療、放療等手段治療后,腫瘤被臨床治愈了,患者不再治療,而是在調養身體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腫瘤患者不僅要做到身體的康復,還做到心理的康復。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了,腫瘤患者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康復”。

  那么,腫瘤患者該如何實現心理上的康復呢?

  學會及時表達情感

  醫學心療強調,癌癥患者要善于及時表達情感,宣泄郁悶,如此,有助于盡快釋放壓力,走出抑郁,促進治療效果。

  特別是那些情緒極其不穩定、看事情容易鉆牛角尖、性格有自閉自虐傾向的患者,尤其要積極參與一些陽光正面的活動,跟性格開朗的人多接觸,多聊開心的事。

  多結交朋友

  癌癥患者要多結交朋友,取得有效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度越高,越容易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在感受團體溫暖的同時,積極對抗癌癥。

  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是非常投入的,這個時候不止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樂趣,也會讓患者獲得成就感,暫時忘記自己是一個病人。

  因此,癌癥患者在治療的康復期可以培養自己的多種興趣愛好,比如種花養鳥、書法繪畫。這些有助于釋放壓力和壓抑,解郁悅情,陶冶情性,豐富自己的生活。

  改變生活環境

  家庭是人生的港灣,這對腫瘤患者更是如此。一個愉快的生活環境能促進疾病的康復,因此家屬要極可能地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多給予關心和鼓勵,使全家處于一種親切、關愛、體諒的氛圍中,從而使患者戰勝癌癥的信心更大。

  同時,家里如果有事情發生應該和患者正常的進行溝通,不一定需要患者親自去做什么,只是讓患者參與到其中,這有助于患者重新回歸到自己的家庭中,重新發揮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作用。

  通過做這些事情,可以使患者感覺自己是一個正常人,更容易忘掉自己病人的身份,體現自己在這個家庭的價值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提升患者自己對于家庭的認同感,也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員對患者的認同感。

  理解身心的周期性規律

  要知道任何人的情緒、心理都是有周期變化的。低落或身心疲憊時,千萬別就此一蹶不振,且不斷消極暗示自己。這時最好能做點簡單而容易成功的事來激勵自己。

  適度的戶外活動

  適度的戶外活動能提高患者身體免疫,且簡單易行,也有利于防止病情復發。而且,多做戶外活動,也是改善心理抑郁狀態的良方。大多數研究顯示,每周至少鍛煉三次是非常理想的。

  難得糊涂

  癌癥患者大多喜歡較真,而這也是導致患者長期處于高度壓力、壓抑甚或抑郁、焦慮狀態的關鍵。對腫瘤患者來說,有時“難得糊涂”反而更好!

  作為腫瘤患者本身,不要考慮太多沒必要的事情,盡量保持心態的平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上,努力做到身體康復、心理健康,最終實現社會康復。

  文章源自肝癌病友互助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注明:http://www.sdliandi.com/kangfuzhinan/20200203224815-13840.html

康復熱線

400-700-2099

點擊咨詢

請掃描微信平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中文字幕人妻伦伦又色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