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康復網
您當前的位置:華夏腫瘤康復網 >> 最新動態 >> 媒體報道 >> 低氧誘導的外泌體促進大腸癌肝轉移

低氧誘導的外泌體促進大腸癌肝轉移

來源:華夏腫瘤康復網發布時間:2021/6/17 16:58:00
  肝轉移是結直腸癌患者的常見病,15%-25%的結直腸癌患者在初診時就有肝轉移。具體地說,一些癥狀較輕的區域性患者(Ⅰ期或II期)也會迅速進展為肝轉移,甚至及時切除原位結直腸癌病灶。然而,肝轉移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本文研究顯示低氧誘導的外泌體miR-135a-5p與大腸癌轉移灶內肝轉移的發生、臨床嚴重程度及預后密切相關,提示miR-135a-5p可能是阻止大腸癌肝轉移的有效靶點。

  肝臟是結直腸癌(CRC)轉移最常見的靶點之一。大腸癌合并肝轉移患者的5年相對生存率為3.3%,明顯低于區域期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期相對生存率(90.3%)。有趣的是,肝轉移不僅發生在晚期患者,也發生在及時切除原位病變的患者中。因此,嗜肝轉移是大腸癌預后和治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然而,肝轉移的確切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轉移前生態位是促進腫瘤轉移的關鍵因素,因為它為腫瘤細胞在遠端組織中的擴散提供了支持和接受的微環境,包括器官親和性、血管通透性、炎癥和免疫抑制等。此外,腫瘤轉移前生態位形成的幾個參與者對腫瘤轉移的診斷、預后預測和介入治療具有重要價值。一些研究已經對轉移前生態位的形成機制進行了研究,其中外泌體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研究。據報道,胰腺癌來源的外泌體具有高表達的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并能在肝臟中啟動轉移前生態位的形成。結直腸癌細胞分泌的外體miR-25-3p可引起血管滲漏,促進結直腸癌多器官轉移。外泌體是起源于多囊泡(MVB)的小膜泡(70-120 nm)。它們在MVB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細胞外環境中。腫瘤來源的外切體穩定地存在于血液循環中,并通過傳遞幾種嵌入的功能成分(蛋白質和核酸)來促進原發腫瘤和遠處器官之間的溝通。一些研究表明,在癌癥轉移發生之前,原發腫瘤釋放的外泌體可能通過外切體包裝的蛋白和microRNAs(MiRNAs)啟動轉移前的生態位并調節器官嗜性以促進轉移的發展。MiRNAs是一類小的非編碼RNA,在轉錄和翻譯水平上調節靶基因的表達。據報道,它們在結直腸癌中通過調節不同的信號通路發揮癌基因或腫瘤抑制因子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作者發現外泌體miR-135a-5p對大腸癌的肝臟器質性轉移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之,作者的研究表明,原發性大腸癌的低氧微環境促進了含有miR-135a-5p的外泌體的釋放,這啟動了肝臟轉移前的生態位,從而控制了大腸癌的親肝轉移。提示外體miR-135a-5p可預測大腸癌患者的預后,可作為預防大腸癌肝轉移的一種潛在策略。(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Hao Sun et al. Hypoxia-inducible exosomes facilitate liver-tropic pre-metastatic niche in colorectal cancer. Hepatology. 2021 Jun 10. doi: 10.1002/hep.32009.

  文章摘自網絡,侵刪

轉載請注明:http://www.sdliandi.com/zuixindongtai/20210617165800-5524.html

康復熱線

400-700-2099

點擊咨詢

請掃描微信平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中文字幕人妻伦伦又色又爽